
移民荷兰
请扫二维码
添加顾问微信立减中介服务费
过去几十年来,全球人口爆炸性增长,再加上城市化进程加快,许多城市已经拥堵不堪。因此如何帮助人们高效出行成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这一问题随时会成为定时炸弹。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国家还老龄化趋势尽显,同时节能减排任务非常繁重,实在是令人头疼。毫无疑问,科技将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扮演重要角色,但真正在“拯救人类”的并非我们经常听到的硅谷精英,而是荷兰人。
众所周知,荷兰现在是真正的自行车王国,这里绿色出行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
不过大家不知道的是,这个以风车为名片的欧洲小国其实在自动驾驶之路上的探索可以追溯到1995年。同时,借助政府的2025年零排放法案(针对公共交通车辆),荷兰的电动巴士制造商最近几年迎来了大发展。
上个月我有幸到荷兰一游,而且还成了荷兰外商投资局的座上宾,并参观了荷兰在自动驾驶和出行技术上的最新成果。
一般来说,这种类型的参观都是蜻蜓点水,你只能看个皮毛,但这次为期三天的参观却让我收获颇多。
这次的参观并不涉及什么特定的公司或技术,但我见到的每个人仿佛都放下了偏见,他们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努力。从表面上看,荷兰的研究人员更重视智能出行的载体——自动驾驶汽车。确实,这是人类社会首次大规模部署的机器人,但它只是蓝图的其中一环。
这点也很好理解,因为随着车辆逐渐智能化和自动化,车辆之间、车辆与道路之间、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通讯也在快速进步。换句话说,我们有必要教这些自动驾驶汽车将它们周围环境和车辆的实时数据考虑在内。
确实,自动驾驶在现实中的应用应该考虑数据、目标探测和社会习惯等因素。来自自动化交通应用新创公司2getthere的Robbert Lohman认为,想让机器通晓以上问题可不是件易事。
荷兰人确实有大局观,他们并不迷信自动驾驶汽车,相反自动驾驶汽车与智能交通系统和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才是解决车流拥堵的最佳方案,这样才能在安全、效率和环境上取得三赢,同时还能一并解决工作岗位和经济增长的问题。
如果你从宏观角度关注过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就会发现规模经济效应正在一些不起眼的地方显现出来。
拿重型卡车编组形式来说,未来自动驾驶技术可能会首先在这一领域取得应用。如果重型卡车车队能在高速上保持较短距离均速行驶,不但能减少风阻的影响,还能省油且提升安全性。
“我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能生活在一个没有人类司机的世界,毕竟现在每年交通事故都会夺去120万人的生命,而其中95%都是因为驾驶员自己的失误。”埃因霍温大学教授Maarten Steinbuch说。
在荷兰小镇代尔夫特的自动驾驶研究会上(政府、学术机构、中小企业合办),我有幸目睹“未来”的模样。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WEpod(下图),这款自动驾驶穿梭车2016年年初开始在荷兰运营。它不但是荷兰第一个投入运营的自动驾驶项目,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开上公共道路的自动驾驶汽车。下一步,它将跨出荷兰国门,承担荷兰到德国的跨境运输任务。
在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中,荷兰最大的战略优势反而是其国土面积小,这样一来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就要容易得多,相关政策也不会成为掣肘因素。
鉴于荷兰还是全欧洲基础设施建设最为完善的国家(全国都有4G覆盖),它成为自动驾驶最好的测试地也是情理之中。
荷兰基础设施和环境部的Edwin N